物理教研組全面?zhèn)鋺?zhàn),深入解讀課標·教材·學情
[日期:2024-12-28] | 作者:物理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物理組全體教師在學校三會議室召開了第四次“課標·教材·學情” 解讀研討會,全力備戰(zhàn)課標的深入解讀、新教材的研究以及學情評價的探索。
首先,由李春燕老師對課標解讀這一部分內容進行解讀。李老師首先從新課標背景展開,分別對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yǎng)兩大方面進行講解,突出了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化、結構化;接著又將比賽內容和對應的學業(yè)質量進行解讀,對單元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進行結構化的梳理。
接著,羅遠洋老師從教材與課標的對應關系、教材單元的整體結構、教材內容分析這三方面對教材進行分析。羅老師的解讀突出了教材對課標要求的體現,關注了本單元教學內容在課標中“課程目標”和“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分析,突出了教材編寫的學理依據并說明了教材是如何遵循和體現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的;又結合了我校德育課題子課題《物理學科育德要素挖掘及教學實踐》研究成果——物理學科育德要素,充分挖掘了學科的育人價值。羅老師還重點對《光的世界》這一單元欄目的設計及設計意圖進行了說明并闡述了本章中學科的核心知識及重要的思想方法。
然后,王春艷老師對《跨學科實踐:眼睛》這一案例從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設計和學習任務設計進行了詳細解讀。王老師指出本節(jié)屬于主題學習類跨學科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跨越了物理、生物學、醫(y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通過將學習場景從課堂延伸至醫(yī)院和社會,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界限。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模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促進了他們對不同學科間聯系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構建綜合性的知識體系,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整個講解過程中,全組老師都認真傾聽。最后,大家獻計獻策,有的老師提出需要調整內容的呈現形式,有的老師提出教材解讀的重點還不夠突出、有的老師提出PPT還可以進一步美化……
在備戰(zhàn)課標教材解讀的過程中,教研組充分發(fā)揮了團隊協作的優(yōu)勢。這種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的氛圍,讓教研組的整體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物理教研組將繼續(xù)深入研讀新課標和新教材,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