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風雨也有晴——楊雪梅名師工作室古詩群文閱讀課生成篇
[日期:2019-11-12] | 作者:教科室 2505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楊雪梅名師工作室再次走進了錄課室,沿著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脈絡去尋找詩意的棲居。本次以語文課堂古詩群文閱讀課的生成為主題的活動迎來了第三次展示,由九年級語文組楊菲老師和何夢婕老師分別執(zhí)教。
下午第一堂課是楊菲老師執(zhí)教八年級十六班的古詩群文教學——尋找詩中的春草,帶領同學們在立冬時節(jié)得以尋覓草長鶯飛。本堂課以一帶多,以韓愈的名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為個案進行方法指導,從尋找意象到解讀畫面再到分析情感,由淺入深地深入詩歌中,了解到早春時節(jié)詩人發(fā)現春草之美,欲與友人分享鼓勵友人親見美景的愿望。關于春草的詩句還有很多,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吟誦出自己記憶深處的春草,追尋到那暖意融融的春天。接著以方法做引,學生自主練習解讀后面兩首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蜀相》,著力用詩意的語言去描摹不同詩歌中春草的美。最后,引導學生在古詩群文中找到了春草的不同意味,了解到不同寫作背景下詩人在捕捉春草這一意象時不同的靈感。
第二堂課是何夢婕老師執(zhí)教九年級九班的古詩群文閱讀——品析豪放詞中的英雄形象。課堂伊始,由學生自主通過朗讀比較出三首豪放詞作中不同的特點,抓住不同詞人身上的悲、狂、壯之后,全班齊讀,回到那個金戈鐵馬、風雨飄搖的時代。緊接著,何老師引導學生尋找詞作中的比較點,一一比較了詞作的不同動詞、不同英雄、不同時代和相同意象在不同詞作中的不同表現。多方面的比較幫助同學們快速地讀出詞人在豪放外衣之下不同的柔情,也明了了當年文人報效祖國不計生死的膽魄。這堂課深入解讀了豪放詞派代表詞人的一腔情懷,文質兼美,引人入勝。
群文閱讀教學既是教學改革的熱點,也是教學實踐的焦點。楊雪梅語文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都將沿著古詩群文閱讀的方向繼續(xù)教學教研之路,享受一路風雨一路晴。
(王俊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