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妻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免费播放_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_国产高清精品免费一区

學校德育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日期:2020-10-20] 作者:德育處 6203 次瀏覽 [字體: ]

[摘要] 德育評價是整個德育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國目前的德育評價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評價的目標過高、過于抽象,評價的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評價的方法單一,評價的主體單一,忽視對德育過程的評價。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是:完善教育評價制度,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科學發(fā)展;樹立先進的德育評價理念,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目標;與時俱進,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實現(xiàn)評估方法多樣化;堅持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德育過程的評價。

[關鍵詞] 德育;評價;問題;對策

德育評價就是評價者依據(jù)一定的德育目標及評價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途徑,多方面收集事實材料,對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

德育評價是判斷學校德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社會作用的重要途徑,是整個德育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德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茖W的德育評估不僅能為德育目標的確立、德育內(nèi)容與方法的正確選擇與運用提供依據(jù),而且能夠外化德育效果與價值。然而,我國目前的學校德育評價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加強研究,探求應對的策略。

一、學校德育評價存在的問題

1、德育評價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德育評價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有助于有關部門了解學校德育活動及其效果的現(xiàn)狀,更有利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然而,在我國目前,德育評價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這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由于我國目前的中考、高考不注重對學生品德的考查,因而整個社會對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升學率,基本上不看學校的德育狀況。這就導致了有關部門在對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價時只注重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忽視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評估。在一些地方,有關部門基本上沒有組織過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評估,即使偶爾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也是走過場,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德育評價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是我國目前德育實效性較低的重要原因。

2、評價的目標過高、過于抽象

德育具有理想性,提出較高的德育目標具有激勵的作用。但當代中國德育的目標往往過于抽象、空泛、統(tǒng)一,目標與目標之間缺乏適當?shù)膶哟?,而且不符合學生和學校德育的實際,很難反映學校德育的個性和學生思想品德的特色,是抽象有余、具體不足。用脫離現(xiàn)實、過于抽象的德育目標作為學校德育評價的目標,難以達到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規(guī)范管理、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科學發(fā)展的目的。

3、評價的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過多強調(diào)共性和一般趨勢

德育評價,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因為它具有指揮棒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建立科學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目前,我國對建立什么樣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特別是在指標體系分解、指標體系權重確定、指標等級設計、指標體系測試和驗證等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膚淺,因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科學、權威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近些年,有些地區(qū)的相關部門制定了一些大學、中學、小學德育評價的指標體系。但這些指標體系往往過多地強調(diào)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的價值。用這種不夠完善的指標體系對德育工作進行評價,其效果和作用必然要打折扣。

4、評價的方法單一,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

我國目前德育評價的方法比較單一,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采用體現(xiàn)新評價理念的、質(zhì)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們對科學的頂禮膜拜,使人們盲目認為量化就是客觀、科學、嚴謹、公正的代名詞,于是追求客觀化、量化成為教育評價的趨勢。其實,在評價內(nèi)容綜合化的今天,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定學校德育工作時則表現(xiàn)出僵化、簡單和表面化的特點,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學校德育工作就被泯滅在一組抽象的數(shù)據(jù)之中。而且,量化的評估把復雜的德育現(xiàn)象簡單化了或只是評價了簡單的德育現(xiàn)象,往往丟失了德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東西。在德育評價中采取量化評價的方法,操作起來可能會比較容易,但卻未必能全面、客觀反映學校德育工作的狀況。

5、評價的主體單一,被評價者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

在傳統(tǒng)德育中,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德性是由某種外在力量賦予的,這種德性外在決定論的觀點,必然把德育評價的權力交給人的德性決定者。在傳統(tǒng)德育看來,統(tǒng)治者及其代表統(tǒng)治者的教育管理者就擁有進行德育評價的無可爭辯的權力。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德育評價的主體常常是代表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或其他機構,學校以及教師、學生、家長一般沒有自我評價的權力。在這樣的評價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者大多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缺少必要的互動,被評價者對于評價結果大多處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動狀態(tài),沒有形成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等諸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估模式。

6、忽視對德育過程的評價,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

我國目前的德育評價,比較重視對學校德育結果的評價,往往把學校德育評價看作是學校德育的終結,注重從已有的成效來衡量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水平,對學校德育的過程評價并不十分重視,忽視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缺乏對學校德育的動態(tài)評價,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簡而言之,就是重靜態(tài)的評價,輕動態(tài)的評價。這就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

二、提高學校德育評價質(zhì)量的對策

1、完善教育評價制度,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科學發(fā)展

目前我國德育評價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體制還不完善,尤其教育評價制度不完善。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必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完善教育評價制度,尤其是要推進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改變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唯一標準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做法,把學校德育工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內(nèi)容,制定符合實施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學校評價標準和實施辦法,引導和鼓勵學校在德育方面多投入。有關部門要重視學校德育評價,成立專門的學校德育評價機構,加強對學校德育評價的研究,制定科學的評價辦法,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2、樹立先進的德育評價理念,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目標

德育評價是一柄“雙刃劍”。它既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也能產(chǎn)生一些消極作用。特別是評價理念、評價標準或評價過程有失公平、公正時就會產(chǎn)生較大的消極作用。為了提高德育評價的質(zhì)量,我們必須樹立以素質(zhì)教育為核心的評價理念,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評價,淡化評價的甄別與診斷功能,力爭通過評價促進被評價者的發(fā)展進步。在對學校進行德育評價時,要重視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學校德育有自己的特色,把是否有利于學校德育過程的優(yōu)化控制,是否有利于學校德育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學校德育效果的增強,作為衡量學校德育評價質(zhì)量高低的判斷標準。此外,在評價時,不能僅僅限于學校德育工作的絕對水平評價,還必須看學校的德育工作是否有改進和德育工作水平是否有提高,重視學校在德育工作投入與產(chǎn)出的效益方面的評價。

提高學校德育評價的質(zhì)量,還必須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目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德育評價目標要以現(xiàn)實為基礎,貼近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既要重視德育評價的理想取向,又要重視德育評價的現(xiàn)實取向,充實具有時代精神的評價目標,避免德育評價空洞化。

3、與時俱進,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的經(jīng)驗、教訓看,確立科學的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學校德育評價都是十分重要的。德育評價要遵循德育規(guī)律,依據(jù)教育理論,保證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基礎上,同時還要考慮本地區(qū)和被評價者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評估體系中各指標要素的內(nèi)涵、作用、結構及相互關系。設計德育評價指標體系必須以德育目標和德育評估內(nèi)容為依據(jù),根據(jù)其要求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范圍和重心。

目前,我們要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考核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與時俱進,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指標體系。我們認為,設計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1)各項指標應與考核評估目標保持一致;(2)指標具有可測性;(3)指標體系內(nèi)指標應有相互獨立性;(4)指標體系應有整體完備性;(5)指標應有可比性;(6)指標具有可接受性。

在建立考核評估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和允許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積極參與,并讓他們發(fā)表意見和建議。

4、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實現(xiàn)評估方法多樣化

早期的德育評價主要使用測量、統(tǒng)計等定量分析的方法。這相對于過去的主觀評價是一種進步,它重視了客觀公正性,減少了主觀隨意性。但是,隨著德育評價的逐步擴展和深入研究,人們越來越感到德育現(xiàn)象的全面量化是不可能性的,因為學校德育評價面對的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很難用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來表示,何況有些德育內(nèi)容難以用量化來精確的,即使是能被量化的內(nèi)容,其精確度也是相對的。此外,許多用于診斷、改進功能的評估結果也不需要完全量化。因此,學校德育評價,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對不同的評價對象分別采用不同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以便更客觀地反映評價對象。

定性評價是以印象和經(jīng)驗為依據(jù),用語言文字描述、說明、分析評價對象的一種方法。準確的定性評價可以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能準確反映評價對象的特長、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不準確的定性評價則顯得蒼白無力,不能準確反映評價對象的特點、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導致以偏概全、以點帶面,得出不準確的評價結論。定量評價雖有其局限性,但它能避免定性評價的隨意性。因此,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地結合,采取多種評價方法,有助于更客觀、更準確地對學校德育進行評價,有助于促進學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在對學校德育進行評價時,問卷調(diào)查、觀察、座談等定性分析的方法與測量、統(tǒng)計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用。

5、堅持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實踐證明,任何評價如果沒有被評價者的積極參與,很難達到預期目的。當代教育評價已不把被評價者作為被動接受檢查的客體,而把他們看作參與評價的主體,采取各種途徑和方法,使之積極參與評價過程。當今世界各國的教育評價,逐步成為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甚至包括專業(yè)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也是教育過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發(fā)展進程的體現(xiàn)。讓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并加強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可以使被評價者積極配合,保證評價工作順利進行,而且,還能促進被評價者通過參與和交流,主動檢查自己的工作和成就,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吸取他人的經(jīng)驗,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自我。因此,學校德育評價應堅持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本結合,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6、堅持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德育過程的評價

學校德育評價不能只看到學校德育的結果,還必須對學校德育的過程進行評價;不能只看到學校和學生的現(xiàn)有表現(xiàn),還要看到學校德育的發(fā)展?jié)摿蛯W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趨勢。也就是說,德育評價不能只注重學校德育結果,而應該是結果與過程并重。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fā)展的評估。傳統(tǒng)的評價往往只注重學校德育工作的結果,而對于如何得到這樣的結果的過程卻漠不關心。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學校搞形式主義,只重結果,忽視過程,不利于學校德育的發(fā)展。只有關注學校德育的過程,評價才能深入到學校德育發(fā)展全過程,全面了解到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所作的努力以及獲得的進步,這樣才能有可能對學校德育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提高進行有效地指導,評估促進發(fā)展的功能才能真正發(fā)揮。因此,學校德育評價不能把鑒定、識別、選拔、表彰作為考核評估的主要目的,而要注重個體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體驗,注重形成性評價,以調(diào)動評價對象的積極性,實現(xiàn)德育評價的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班華主編.現(xiàn)代德育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2]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吳鋼.現(xiàn)代教育評價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杜敏.我國德育評價研究與探索的歷史與現(xiàn)狀[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3)

[5]西廣明.德育評價激勵功能的缺失及其道德依據(j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8).

[6]劉鐵芳.現(xiàn)代德育的困境與德育向生活的回歸[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7]周琳.中外德育評估體系比較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5).

[8]李香民.德育評價:從“人評促管”出發(fā)[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8(3).

[9]嚴利容,謝東云.幸福的櫻桃寶貝——小學德育評價機制探析[J].少年兒童研究,2010(16).

[10]張典兵.德育評價研究30年:回溯·反思·展望[J].學術論壇,2011(1).

[11]張忠華,張典兵.對德育評價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1(1).

[作者簡介] 李洪祥,男,1959年10生,中學高級教師。1987年以來在報刊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輔導文章350余篇,出版多本專著,曾參加了湖北省初中《思想政治》《活動》教材的編寫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光盤的撰稿工作。2007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和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德育課教師,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湖北名師,2010年被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