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學生因欺凌被判刑 關(guān)于防范措施給家長、學生的一封信
[日期:2022-10-19] | 作者:安全處 123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轉(zhuǎn)自平安家園
近日,西安灞橋法院宣判了一起去年轟動全網(wǎng)的學生欺凌案件的審理結(jié)果,其中有三名施害者被判刑,雖然這三位是未成年人,但入刑年齡已降低到了12歲,其中最高的將面臨4年10個月的有期徒刑, 且不予緩刑。
校園欺凌一直是痛點所在,有一句話說,一個人很難在成長期間不遇到一次欺凌。從社會、政府到學校和家庭無不重視欺凌問題,但是欺凌具備很大的隱蔽性,而且造成的心理傷害是不可磨滅的。
那么同學們?nèi)绾闻袛嗍艿狡哿枇四兀?/b>
要學會識別欺凌,就一定要會區(qū)別普通打鬧和欺凌,而這兩者根本的區(qū)別就是是否受到了心理傷害。就是強調(diào)同學們的自身感受,如果確實感覺受到了心理傷害,那就可以判斷是屬于欺凌萌芽,如果再存在明顯的以強凌弱,比如很多同學欺負你一個、比你強大的同學欺負你等,那就是標準的欺凌了。
那么欺凌具體有哪些方式呢?
1.言語欺凌,就是欺凌者主要通過口頭言語方式直接攻擊被欺凌者,如取侮辱性綽號、辱罵、威脅、譏諷、嘲弄、恐嚇等。
2.社交欺凌,就是感到被排擠、被孤立在團隊之外。
3.網(wǎng)絡(luò)欺凌,主要通過QQ群、微信群、貼吧等方式散播不實言論、侮辱、甚至是圖片。
4.財務(wù)欺凌,就是所謂的“交保護費”。
5.勞務(wù)欺凌,強迫跑腿、寫作業(yè)、干活等。
6.肢體欺凌,這是最好判別的一種欺凌,但是一定要注意是否伴隨心理痛苦,如果沒有,則為打鬧或者打架斗毆。
同學們,如果遭到了欺凌,一定不要當沉默者,要勇于尋求幫助,如果不采取行動,那么就有可能被反復(fù)實施,長此以往,將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創(chuàng)傷,伴隨終身都是有可能的。及時告訴家長、老師、學校的欺凌反饋渠道都是可以的。
應(yīng)對欺凌,還需要同學們行動起來,向老師報告絕對不是所謂的“打小報告”,任由同學被欺凌絕對不是保護自己的上策。
家長應(yīng)該怎么做呢?
首先家長得知道孩子為什么容易被欺凌,不外乎有以下原因:家庭氛圍、家庭教育、親子關(guān)系。
孩子在和諧的氛圍下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對事物的基本判斷能力,自行的外表能讓欺凌者望而生畏。
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學科學習,更是培養(yǎng)孩子各種能力,尤其是安全意識,這是他們終身受用的行為習慣。
親子關(guān)系是否融洽,直接關(guān)系到孩子受欺凌后會不會告訴你,如果沒有良好的溝通,等到你發(fā)現(xiàn)時,可能孩子已經(jīng)受到了長時間的欺凌,可能已經(jīng)釀成嚴重的后果了。
防范欺凌,家長的引領(lǐng)也很重要,欺凌既然更多的是心理問題,那么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是根本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