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藝術節(jié)安排常規(guī)
[日期:2014-05-13] | 作者:admin 258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教務處牽頭項目
時間 |
主題 |
活動內容 |
主辦教研組 |
參賽年級 |
九月 |
詩歌朗誦月 |
演講比賽 |
歷史 |
八 |
春芽詩會 |
語文 |
七、八 |
||
十月 |
習作與口才展示月 |
辯論會 |
政治 |
七 |
創(chuàng)作比賽 |
語文 |
七、八 |
||
拼圖比賽 |
地理 |
八 |
(2011年秋,演講比賽、拼圖比賽在10月內完成,春芽詩會11月6日表演,創(chuàng)作比賽11月內完成,辯論會10月中旬完成22人選拔,12月中旬向學校匯報。)
二、常規(guī)安排
1.每年春季學期放假前由教務處布置任務,秋季學期開學第一周內由教研組長完成活動方案,交教務處審批后,第二周開始實施。其方案主要包括:活動主題與目標、活動過程(含選拔、訓練、預演、匯報等階段)、評價方式。特別對活動過程每個階段的時間、地點、內容、老師及職責、學生及任務要詳細寫出(列出安排表)。
2.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實施活動的全過程。其職責主要包括:方案設計、人員組織、任務分工、時間協(xié)調、過程監(jiān)控、質量把關、后勤聯(lián)系、資料收集等。教務處將安排人員對活動老師進行考勤。
3.班主任要做好參加人文藝術節(jié)的學生動員工作,指導學生組隊和選擇比賽項目,組織學生報名參賽。年級組長做好年級協(xié)調統(tǒng)籌,學科教師要做好為學生選擇項目、修改作品、表演訓練等具體指導工作。
4.活動結束后,各組要迅速統(tǒng)計評分結果,以學校名義(即學?;蚪虅仗幒炚拢┘皶r發(fā)出單項獎狀;各組要收齊各種資料(含活動方案、評分結果、學生作品等),以電子和文本兩種形式及時交到教務處存檔。
5.各組要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間有序開展學生活動,務必在規(guī)定學月內完成匯報表演。
三、表彰獎勵
1.原則上由各教研組自行制定評分標準。
2.凡是報名參賽并積極準備的學生每人記1個學分,進入復賽的學生每人記2個學分,進行決賽的學生每人記3個學分,取得年級前三名的學生每人記4個學分。在每學月中建議學生只能參加1—2個項目的比賽,學生所獲得的學分由主辦教研組根據(jù)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獲獎情況評定,報教務處注冊登記,教務處通知學生所在班主任告知本人。
3.單項獎:各教研組取年級前8名發(fā)獎,發(fā)到學生個體和班集體。發(fā)獎方式由教研組自定,建議第1—2名發(fā)給一等獎,3—5名發(fā)給二等獎,6—8名發(fā)給三等獎。只發(fā)獎狀,不發(fā)獎品。
4.班級獎:分語文和政史地活動兩個序列記獎。在同一序列中,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取得年級前8名的,按名次高低依次記為10、8、7、6、5、4、3、2分,各班的各項得分相加,以總得分排名。由學校發(fā)給班級獎金(標準如下),建議獎金用于教師開支70%,學生發(fā)獎30%。
科室 |
學科 |
1名 |
2名 |
3名 |
4名 |
5名 |
6名 |
7名 |
8名 |
教務處 |
語文 |
700 |
650 |
600 |
550 |
450 |
400 |
350 |
300 |
政史地 |
600 |
550 |
500 |
450 |
400 |
350 |
300 |
200 |
5.教師及相關人員在活動中所承擔的具體工作,按活動課標準予以補貼。教師指導學生參賽獲得的優(yōu)秀成果納入學年教育科研成果評選。評選結果進入教師業(yè)務檔案,作為評優(yōu)選先、職稱晉升的條件。
雙中實驗學校教務處
200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