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全面啟用
[日期:2017-03-28] | 作者:曹瑩 1372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日前,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全面建成,首次完成了各級各類教師全面信息的采集工作,建立了全國教師基礎信息庫。該系統(tǒng)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教師隊伍建設進入到信息化管理的新階段。
建設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教育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教師規(guī)模龐大、類別多樣、分布廣泛,工作環(huán)節(jié)多,治理難度很大。傳統(tǒng)手段難以實現對教師隊伍的科學、精準、有效管理,必須要變革教師管理方式。為此,教育部2014年啟動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工作。
為確保系統(tǒng)建設的科學性和適用性,經過充分論證,將“兩級建設、五級應用,分級管理、屬地運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地方定制,及時更新、深度應用”確定為總體思路。教育部負責建設國家級教師系統(tǒng),各省建立省級教師系統(tǒng),兩級系統(tǒng)互聯互通,面向中央、省、市、縣、校等五級用戶,提供服務。
在推進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工作中,教育部先后完成三項核心工作:一是研制教師信息指標體系??茖W研究各級各類教師隊伍特點,系統(tǒng)梳理各地相關指標,廣泛征求專家和一線校長教師意見,研制出中小學、幼兒園、中職、高職、高校和特教等7套教師指標體系。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核心指標,各省定制本省特色指標。二是開發(fā)教師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先后完成培訓學分、教師變動和教師交流輪崗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工作。三是進行系統(tǒng)應用試點。2015年在上海、江蘇和甘肅3省市進行為期一年試點,各地對系統(tǒng)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指標全面合理、系統(tǒng)功能完善、操作使用便捷。
2016年,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部署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舉辦專題培訓班,為各省培訓200多名骨干,建立專門工作隊伍。有序完成系統(tǒng)軟件部署,按“1+32”模式在各省部署,配備了先進的服務器、網絡、存儲設施,經過嚴格的壓力及安全測試,通過了公安部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組建服務團隊,制作視頻、印制手冊、發(fā)布案例共計52套。各地分級成立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逐級開展人員培訓,累計培訓市、縣、校50萬名管理者,自下而上扎實開展信息填報與審核工作,記錄教師學習工作經歷、職稱與崗位聘任、教育教學、培訓研修等信息,建成了全國教師基礎信息庫。
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成后,通過與相關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的互通、銜接,將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管理信息化體系。通過高效采集、定期更新、有效整合教師信息,將形成教師隊伍大數據,大數據分析將為教師工作決策提供有力支撐,提升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教師系統(tǒng)與教師培養(yǎng)、教師培訓、教師資源配置、教師管理評價等核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將逐步重構教師管理方式、再造教師管理流程,推進管理精細化、治理精準化,實現教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7年3月24日,教育部在京舉辦啟用活動,并對全國各省和部委院校的管理者進行了專題培訓,來自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省級教育信息化部門、部分中央部委高校的110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來源:中國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