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楊雪梅名師工作室語文精品課打磨續(xù)篇
[日期:2019-03-13] | 作者:教務處 2267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楊雪梅名師工作室語文精品課打磨續(xù)篇
2019年3月11日星期一,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楊雪梅名師工作室再次走進了錄課室,這里有他們在教學中的探究,在教學中的嘗試,在教學中的實踐。本次以語文課堂教學精品課的打磨為主題的活動迎來了第二次展示,由八年級語文組付麗莎老師和王俊霖老師分別執(zhí)教。![](/upload/201903/13/201903131456560422.jpg)
上午第三堂課是王俊霖老師執(zhí)教八年級六班的古詩教學《蒹葭》,帶領同學們穿越千年,走進古代民間最真摯的愛情故事。本堂課以多種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促進同學們感悟、思考,融入詩經意境的朦朧之美。隨著王老師的引導,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進入文本之中,依稀看到了一條潺潺的小河,看到了河邊茂密的、結著白霜的蘆葦,依稀看到了一位曼妙女子的身影,聽到了主人公追尋意中人的匆匆的腳步聲。接著,學生自主練習畫面描繪,著力用詩意的語言去描摹水邊茂盛的蘆葦,去追尋神秘莫測的伊人芳蹤。最后,引導學生在悅耳的歌聲中回顧那片芳草萋萋間的故事,如夢似幻,真實入境。
第四堂課是付麗莎老師執(zhí)教八年級七班的散文教學《燈籠》,從概括事件出發(fā),高效率地引導學生讀完全文,依次找出凝結著親情的燈籠、民俗的燈籠、報國的燈籠。緊接著,付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中的關鍵詞,一一品味三盞燈籠中蘊含的作者情緣,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民間奇妙有趣的風俗,將軍熱血書寫的戰(zhàn)場都在其中。同時,為了以讀促寫,積累文章中典雅的文辭,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設計了寫詩的方式幫助同學們積累運用。這堂課深入解讀了作者的一腔情懷,文質兼美,引人入勝。
教學的藝術就在于浸潤的過程,徜徉于文字中的同學們想必一定也有所收獲,這也正是打磨精品課例的意義之所在。楊老師指出,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就是要教會孩子沉浸在文字里涵詠它的美,兩堂課都注意了品味語言,但在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上還要多思考。王老師詩歌教學詩情畫意,付老師的教學語言精致優(yōu)美,兩位年輕的老師在教學路上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是值得欽佩的。
(王俊霖)